2025-04-0810:06
来源: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:编辑4月7日,永辉超市发布了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,信中提及,永辉“向所有在贸易战浪潮中坚守的中国制造企业伸出双手,若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,永辉将开通“绿色通道”完成15天极速上架。
就在3月29日,永辉超市宣布将聚焦核心供应商,砍掉中间商。
01
永辉向“中国优质供应链伸出橄榄枝
4月7日,永辉超市发布了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,提及永辉超市不仅是消费者获取品质商品的渠道,更是中国制造的伙伴。
信中写道:若您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,我们开通“绿色通道”:15天极速上架;若您苦恼于国内市场认知度,我们的“品质计划”提供推广扶持;若您渴望产品升级,我们将化身您的“市场助手”共同开发新产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永辉这封信的发布时机背景可谓“敏感而机智”。
从宏观大环境来看,中美“关税大战”正如火如荼,此次中美加征关税覆盖范围广,包括食品饮料原料、加工食品及跨境电商包裹,直接冲击国内食饮行业出口链条;
从个体经营来看,永辉此前刚刚宣布要“砍掉中间商”,正面临供应商管理策略转型。
这个时机之下,永辉发出《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》,将打造优质供应链,与推动中国制造结合,格局刷出新高度,赚一波国民情怀好感的同时,也达到了施行供应商管理、筛选优质供应链的目的。
02
刚刚豪言“砍掉中间商
在3月29日永辉超市举行的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,永辉超市宣布将聚焦核心供应商,砍掉中间商,把层层加价转为裸价直采,同时也拟取消对供应商的各种收费,零供关系要从博弈变为共生。
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,围绕“产品品质”阐释了永辉超市供应链升级的逻辑与路径。
他表示,“我们未来要聚焦核心大单品,3年目标是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;聚焦长期主义,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深度合作,首批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,我本人会亲自筛选,与供应商董事长一年见一次面。反对换一个采购换一批供应商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在稍早之前,永辉就与各大品牌厂家展开了激烈的直营合作洽谈。其核心诉求是品牌方以 “裸价” 直接供货,也就是要求采购价与品牌经销商底价一致,并且货权要牢牢掌握在永辉手中。
从供应商管理策略来看,永辉的决心更是一目了然。永辉计划将核心供应商数量从原有的 2300 家大幅削减至 800 家,并且优先选择与源头种植基地、规模化生产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。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十分明确,就是要通过精简供应链环节,降低采购成本,提升商品品质,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和商品力。
与此同时,永辉在自有品牌发展方面也制定了宏伟的目标。叶国富提出,要在 2025 年推出 60 款自有品牌新品,并成功孵化 10 个年销售额破亿的 “超级单品”,力求在 3 - 5 年内将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提升至 40%。通过大力发展自有品牌,永辉希望能够打造出独特的产品优势,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粘性和忠诚度。
03
去中间商的背后是整个供应链的重构
谈及“去中间商”,胖东来常被提及。但胖东来的成功不仅在于供应链优化,更依托于其强大的运营能力、本地化服务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。
永辉若简单复制“去中间商”,却缺乏配套的运营升级,难以复制胖东来的路径。永辉的改革看似针对中间商,实则需对整个供应链进行重构。
事实上,早在过去几年,永辉就曾尝试直营、集中采购、集约物流。当下,想要去中间商化,永辉还面临物流体系建设、资金压力巨大、底层执行等问题。
聚焦核心供应商、孵化亿元级单品,需要永辉具备更强的选品、品控和市场洞察能力。过去依赖中间商的分销体系,如今需直接与工厂深度合作,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全程参与,这对永辉的团队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。
此外,永辉要求“直营供货”,势必将引发当行业生态链的蝴蝶效应。一组数据显示,全国约2万家中小型快消品经销商中,30%以永辉为核心客户,改革全面推行后,将有一大批中小经销商面临淘汰。
在零售行业,永辉绝不是最后一个“去中间商”的企业,盒马鲜生、联华超市、步步高等都正在尝试这一战略,传统经销商不能再抱着侥幸和得过且过的心理,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。
对于经销商而言,未来更多的是需要能力转变,成为服务型经销商。
30000+
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+
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+
交易额10亿